
这几年,风投行业流行一句话:投项目不如投人。意思是说,做风险投资寻找好项目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找到好项目还远远不够,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管控经营项目,极大的概率是前功尽弃,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不适合项目的人会把一个好项目“管理”成一个“坏项目”。而一个优秀的人则有可能把一个最初看起来一般的项目做成优秀的项目。
事靠人来做,事是人做的。所有制度的落实,所有项目的完成,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每个财务环节的管控,每个安全措施的落地,都靠“合适”的人去落实。这一切工作,没有相关素质达到项目要求的德才兼备的人去具体做认真做,就会出现诸如生产安全风险、项目进度风险、项目质量安全风险、资金收支安全风险等等。而上述这些风险本来可以由合适的人来控制的,如果没有合适的人,这些风险也就处于一种失控状态,甚至没有风险也会出现风险。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但抛开人而去逐事,是舍本求末;眼中只有事而无人,是无视“事因人兴,事在人为”这一根本常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无疑要签订各项合同、协议,以界定合作各方的责、权、利,以期共同遵守执行,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但归根结底所有的合同和协议还要靠人来执行,虽然一方违约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律,但这毕竟是下策。更多的时候,这种诉诸法律的行为属于亡羊补牢式的事后行为,这样做耗力费时误事,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项。
有一种“风险”,是蓄谋已久的。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活动中,一些不法者披着经济活动的外衣,什么合同、协议都敢签,什么承诺都敢应,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诈骗。在这里笔者称其为“蓄谋风险”。
有一种“风险”,是无意为之。有一种人因为多种原因,起初并没有想到不认真履行合同,但因为一些原因毁约食言了。如前几日媒体报道有个企业负责人欠下赌债,把本该付给工人的工资输掉了,害得工人罢工上访。在这里笔者称其为“无意风险”或者“偶然风险”。
有一种“风险”,是能力造成的。因为个人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等原因导致责任人所负责的事项不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甚至出现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在这里笔者称其为“能力风险”。

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善于识人用人是一门学问。识人用人在企业内部可以循机制选拨并通过实践来鉴定,在外部交往中特别是寻找合作者时,是无法一眼判断出合作者的信用与能力的。至于后者,必须在合作前做足功课,多方了解核实合作者的个人情况、家庭生活情况、性格爱好、交友情况、经济状况等,尽最大努力规避上述三种风险,让合作者变成“合作伙伴”,让合作关系变成伙伴关系,让经济活动成为 “痛并快乐”的经济之旅,成为人生体验之旅,成为事业丰收之旅。
总而言之,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最大的风险源是人,消灭风险源的也是人,关键是要有德才兼备的“合适”的人。你是那个合适的人吗?你有合适的人吗?